|   中 文   |   英文   |   文化网首页   |
 
 
文化点评:自然灾害与文物保护

我们从小到大,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但是很少思考和探讨灾害与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这样一个话题。前不久在成都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将“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论坛主题,意义十分重大,凸显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伴随着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物质极为丰富,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这一切无不显现着人类超群的智慧和力量。但是,在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仍然表现出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5·12”汶川大地震对羌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古老的羌族文化,尤其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的毁害。在汶川地震中不仅有很多重要的羌族文化的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失去了生命,许多珍贵的文献及数字影像资料也随之消逝。灾害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灾难降临,物质与非物质,活态的生命体与非生命的物质都将毁于一旦。这就迫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多样性,我们需要认真探索更多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保护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所造成的损失。

将珍贵的文献及数字化资料进行“异地存放式”保护是目前较为有效而科学的保护方式。据了解,此项工作在国际上有些机构和国内有些重要部门已有先例。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独有性着眼,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异地存放式”的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将此纳入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这将有利于恢复和重建灾区文化生态,尤其在灾后修复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就拿羌族民间舞蹈来讲,有被称为羌族锅庄的“沙朗舞”;祭奠古代羌族将士的“铠甲舞”;源于端公作法时所跳的原始宗教舞蹈“羊皮鼓舞”;表现婚嫁喜庆的婚礼舞“日西热啦”等等。这些古老的舞蹈是羌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他们以歌舞表达着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这些古老的音乐、舞蹈都依附在各类浓郁的羌族民俗文化活动和仪式当中,这是它们所依存的根本土壤。只有保护好那些重要的民俗事项和仪式,才能较为完整地保护羌族的文化。

如何恢复和重建在“5·12”汶川地震中受到重创的羌族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的保护工作应本着充分遵循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发展规律之原则,在做好羌族人民“安居”的前提下,注重保护羌族重要民俗活动和宗教仪式类的事项。既要让羌族受灾群众“身安”,更要发挥其民俗文化在人们心理安慰方面的功能和优势,努力使受灾群众得到“心安”。进一步挖掘羌族传统文化的本真价值,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王楠

  视听 更多

  观点 更多
地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深度报道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