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文   |   英文   |   文化网首页   |
 
 
文化遗产日京城民间技艺生存现状不完全调查

刚刚过去的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民间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心灵的追求,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据北京市文化局非遗处的统计,目前,北京市的非遗项目区级有586项,市级153项,国家级74项,另外还有更多的民间技艺等待进一步被挖掘和认可。但由于时代变迁,很多民间绝活儿或是失去实用价值,或是未能及时重新定位,它们的传承也不同程度地出现难题——

民间技艺有喜有忧

“聚元号”杨福喜:造弓箭不是生财之道

杨福喜租住的新工作室位于通州区台湖镇北姚园村,整个院落大约200平方米。走进厢房,墙边堆满了制作工具和弓箭的半成品,墙上挂着各式弩弓,桌子上摆满了箭。

2006年6月,“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这一天离杨福喜父亲的去世只差了5天。跻身非遗行列后,“聚元号”名气大增,订单也不断,也让杨福喜经济尴尬的境况得到了缓解。“一张弓,搭配五支箭,就是一套,以前最多能卖两千多元,现在身价涨了,每套6800元左右。”不过,杨福喜又遇到了新问题,“原材料是越来越难找了。”

制作一张弓需要20多种天然材料,200多道工序。杨福喜说:“现如今很多原料都难找到。比如牛角,长度要60厘米以上,以前在湖北省可以买到,现在要到越南、泰国等国进口,成本自然比以前高了许多。还有雕翎,按照传统要用雕或天鹅的羽毛,但现在这些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只好用鹅毛来代替。”竹子、木头等原材料价格的成倍增长也让老杨很无奈,“利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仅靠这个是发不了财的。”

“空竹张”张国良:手工产品远销海外

5月18日,位于宣武区广内街道的北京空竹博物馆开馆并免费开放。这是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博物馆,400余件珍贵空竹及相关制品大部分就出于北京“空竹张”张国良之手。

张国良出生在宣武天桥地区,受家庭氛围的熏陶,10多岁就跟着父亲打杂儿,耳濡目染中也迷上了空竹。1990年,时任一家建筑企业测量员的张国良辞职回家专心做起了空竹。之后,庙会、龙潭湖、陶然亭公园门口,经常可见张国良的身影。那一年,他34岁。“刚开始日子真不好过。”张国良回忆说,“有时一天都不开张,运气好也就卖五、六个。说得夸张点,有时吃饭都成了难题,但我没有放弃。”

“任何一种民间手艺,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求得生存。”张国良总结自己的经验。2006年,“空竹张”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一个东西,但概念发生了变化,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了,而是国宝级的文化了。”张国良很自豪,但同时也感到了责任重大,“既是国宝了,就必须干好啊。”

如今,摆地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就是上门下订单,我们按照订单要求制作。”张国良介绍着自己的经营模式,“中小学校、旅游公司、外国企业等都下过订单,产品已经走向了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据张国良介绍,空竹制作要经过17道工序,每一批空竹从下料到完成大约需要7天。目前,北京手工制作空竹的,仅张国良一人,他的制作车间虽然有200多平方米,但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艺传承:多项绝技苦寻“接班人”

“聚元号”并非杨氏家族祖传,传到杨家时已是第四家,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是第九代传人。1958年,“聚元号”遭遇困境停止制作弓箭,这一停就是40年。1998年,杨福喜的父亲已经69岁,杨福喜意识到,一旦老人故去,“聚元号”的手艺就永远失去了,实在可惜。经过再三思考,40岁的杨福喜毅然从北京化工二厂辞职,正式拜父学艺,成了“聚元号”的第十代传人。

时过境迁,杨福喜当年的担心如今再次浮出水面。申遗的成功和父亲的离去,让杨福喜骤然觉得自己的责任很重,“我必须把‘聚元号’传承下去。”

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杨福喜22岁的儿子已经正式成为了“聚元号”第十一代传人,但杨福喜心里仍然不踏实,“我总担心他吃不了制弓的苦,遇到困难时就扔给我做,现在只学到了我一半的手艺。”

1 2 下一页
  视听 更多

  观点 更多
地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深度报道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