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概况
中国的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或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根据形制、演奏方法的不同,弹拨乐器可分为三类:
一、琴、筝类。以古琴、古筝为代表。这类乐器以长方形木箱为琴身,上置琴弦,平放着弹奏;
二、琵琶类。包括阮、三弦、柳琴、月琴、秦琴等。这类乐器以圆形或梨形木箱为琴身,琴颈较长。以左手扶颈按弦,右手弹拨,放置在腿上弹奏;
三、扬琴类。扬琴以梯形木箱为琴身,上立码张弦,以琴竹击弦发音。
古琴

古琴原称"琴",整体是一木制扁长形共鸣箱。琴面外侧嵌有13个圆形音位标志,叫做徽。琴底设2足,并开有"龙池"、"凤沼"两个出音孔。琴弦拴于琴轸上。古琴常见有伏羲式、仲尼式等各种琴式。年代久远的古琴漆膜常出现断纹;有断纹的琴发音透澈,更为名贵。琴张7弦,主要有3种定弦法:一是C、D、F、G、A、c、d;二是C、D、F、G、 bB、c、d;三是C、D、E、G、A、c、d,音域C~d3。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弹拨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音色优雅,意境深远。
传统曲目有《流水》、《广陵散》、《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幽兰》等。
古琴至少已经出现了3000多年,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有琴的记载。古代上层知识分子多精通琴艺,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朝的徽宗皇帝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琴家。因为统治者的倡导,琴在中国的社会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筝

筝因其古老的历史渊源,又称古筝。筝体呈扁长方形,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中空共鸣体,底部开有出音孔。筝的首尾部嵌有岳山,筝面置弦,民间常用为13弦和16弦,改良的筝一般设21弦。筝以五声音阶定弦,音域达3个八度。可用双手同时演奏出6个音,是很好的独奏和合奏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