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文中国    
     
       
清明祭祖十年变迁

清明,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农历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俗演成民间节日的节气。自古至今,清明祭祖、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吃寒食等纪念和娱乐活动功能虽较单一,但其对故人的怀念、宗族的传承、孝义的恪守这一重要目的,却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逝变得愈发凸显。

在清明正日,广州市107万市民举家出动,来到火葬场、骨灰堂和大小墓园,给逝去的亲人们点上一支香烛。拥挤的人流中,大家井然有序,默默地抒发着自己的哀思。

还记得10年前的清明是怎样的景象吗?很多人或许已经记忆模糊,也有人可能从未经历过。那时候火葬场外的燕岭路还不宽,数万辆摩托车从广州的各个角落蜂拥而至,把银河革命公墓前的空地塞得满满当当;拜祭区里烧祭品的火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人头晕脑涨;今日花团锦簇的烈士墓前曾经冷清凄凉;而现在人手一支的鲜花当年并不怎么热销……

交通工具

昔:数万摩托涌至公墓

今:开小车坐公交地铁

雯姐是广州民政系统的老员工了,从十多年前开始,她和同事每年清明都要来火葬场帮助维持秩序。提起10年前的清明,雯姐印象最深的就是摩托车。那时候路上跑着很多摩托车,清明节更是潮水般拥到火葬场来了。

2006年广州开始禁摩,燕岭路上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当时火葬场和对面银河革命公墓还没有人行天桥相连,市民只能横穿马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拉起一条红绳,引导着人们过马路。由于停车位有限,革命公墓内对私家车要进行管制。

2008年人行天桥修通了,燕岭路上人车争道的问题解决了。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提倡错峰拜祭、鼓励市民以公共交通出行,坐地铁、乘公交。

拜祭方式

昔:“不见骨灰”不烧香  

今:网上祭拜“低碳”过节

每年清明,数百万广州人都要出门拜山,许多老广州人觉得,对于骨灰未入土的先人,一定要看看他们的骨灰,否则便不能放心。

据市民说,10年前的火葬场外全是卖祭品的人,把人行道都堵塞了。后来火葬场里不准烧纸了,很多职业烧纸人便应运而生。那时候也有卖花的,但相比现在数量很少,因为买的人不多。今年走在拜祭区,祭台上可以没有乳猪、可以不点香烛,但唯一不缺的就是鲜花,每张祭台上都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