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艺术于元末明初发源于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各种古老戏曲中尚存的剧种,也是世界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就中国古典戏剧艺术而言,除昆山腔之外,"四大声腔"的另三大声腔弋阳腔、海盐腔和余姚腔都已不复存在。从世界范围来看,希腊的古典戏剧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但今天除了文学部分尚保存外,演出部分已经失传,与之相比,昆剧不仅留下了大量价值极高的剧本和音乐乐谱,而且演出模式和表演艺术也得以流传,并仍活跃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戏剧宝库的杰出贡献。

历史

昆曲的源头可追溯到宋元时期的南戏,当时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演唱传奇的声腔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发源于浙江海盐的海盐腔,流传于江西、两广等地的弋阳腔,分布于浙江绍兴及江苏常州、镇江等地的余姚腔和"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昆腔的开山师祖是元朝擅词赋的顾坚,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音,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但在明代万历之前,昆腔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沿后的"清柔婉折"之腔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变革发展而来的。在嘉靖(1522一1566)、隆庆(1567一1572)年间,江西豫章(南昌)人魏良辅流寓太仓南关(元代时昆山所辖),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张小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以罪发配太仓卫,被魏良辅以善歌之女招为婿,他协助魏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以此发展而来的"南弦"与曲笛、怀鼓、提琴(民族拉弦乐器),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曰"水磨调",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昆山梁辰鱼(1519-1591)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著名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他经常设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学者列序两旁。他觉得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诸人,"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这种从原始的昆山腔发展成为昆曲,再进一步登上舞台,即是这个声腔定型和成熟的过程。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从此,昆曲俨然成了剧坛的盟主,数百年来,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厚的影响。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1570-1800),这是昆剧艺术最有光辉和成就最为显著的阶段,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然而,从清代中叶尤其到了明朝末年,昆曲曲词变得晦涩难懂,无论从音乐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日益脱离人民,逐步走向消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