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文   |   英文   |   文化网首页   |
 
 
都江堰依然美丽(独家)

文保工作人员在对伏龙观进行修复

据木石古代建筑设计公司监理刘东光和广西文保中心的周瑞文介绍,在这些古建的重修恢复中,一些问题也随之不断出现。由于伏龙观所用木材都是取自四川当地四十年以上的杉木,所以重修过程中木材石材比较缺乏,国家文物局已下拨一亿资金用于重修,古建工作者也正积极地在南方各地寻找合适的杉木用于重修。由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古建筑大多采用穿斗式木架结构,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但同时因为木材的衔接直接采用榫眼和榫插合,对建筑的工匠的技艺也是一大考验。此次援川建设的施工队伍,都是由从各地选拔上来的经验丰富的工匠组成的。目前重修中的中柱高13米,边柱高11米,殿宇的架构正在搭建之中。

穿斗式木架结构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很高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在5.12地震中二王庙遭到了严重损坏。大殿二殿位于滑坡带,向前位移了大概七八十公分。柱子倾斜最严重的达到了28公分。目前二王庙的山前主体建筑正在维修之中。施工人员采用打入钢混桩加固的方式来阻止滑坡继续位移。由于该山为沙砾岩山体,打桩十分困难,为防止钻头嵌入山体,钻头改为平头式并且打桩机器需要不停运作。最长的桩达到15米。

由于破坏严重,二王庙的维修周期要比伏龙观长。二王庙始建于东晋末年,公元300年左右,在清末失火导致该庙受到完全性的破坏,民国重修,现有的二王庙是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使建筑的完整性和建筑风格协调,专业的古建监理人员与施工维修人员经常相互讨论以求使二者达到最好的平衡。

二王庙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汇爱成川

全国各地的援建人员在地震之后都迅速的汇集到了四川,与四川人民一起参与各种项目的建设。都江堰的古建维修队员来自祖国各地,北至辽宁,南至福建……这些施工人员很多都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就进驻都江堰,期间很少回家,对于重建他们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少人表示等到很多年后,他们希望能重回四川,来看看他们参与修建的建筑,来看看这个曾经浸透着无数人的泪水与汗水,交织着整个中华大地的爱与感动的地方——四川!

记者:冯慧

上一页 1 2
  视听 更多

  观点 更多
地震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深度报道 更多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外联局
中国文化网网站承建: 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