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相关    
     
       
贵州荔波喀斯特

荔波喀斯特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作为世界遗产提名地,荔波喀斯特满足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多个标准。峰丛景观与峰林景观呈有序排列,展示了相互地貌演化与递变;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代表了大陆型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和生物生态过程,是研究裸露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喀斯特森林植被的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所;区内9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丰富,其中主要是水族、瑶族和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

人与自然的和谐荔波茂兰,是至今保存着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上,因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加之喀斯特地貌生境复杂多样,森林生态空间广阔,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及遗传种质资源。各种森林植物、各类动物及部分大型真菌,共有4000余种。除有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外,由于岛屿状的喀斯特地貌和特殊生境,产生了许多新的特有物种,是亚热带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块宝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茂兰现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14属1203种;种子植物143科494属1172种;裸子植物6科12属17种;被子植物137科482属1155种。珍稀濒危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8种:单性木兰、掌叶木、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硬叶兜兰、小花兜兰、白花兜兰和麻栗坡兜兰;二级保护植物139种:翠柏、广东松、八角莲、秋海棠等20种及兰科植物的119种(如春兰、墨兰、建兰、虾脊兰、鹤顶兰等)。古老孑遗植物---有起源古老的裸子植物如罗汉松、三尖杉、穗花杉及被子植物中的四药门花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孑遗物种在这里还保存完好。如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单性木兰,在全世界几乎灭绝的情形下,在茂兰还保存着2万余株。特种植物---41种,如荔波大节竹、荔波鹅尔枥、荔波球兰、荔波唇柱苣苔等。钙生植物---特殊的钙质生境,使茂兰植物大多具有钙生特性。其中的典型嗜钙植物155种,占茂兰植物总数的12%。如石山木莲、黄枝油杉、掌叶木、贵州悬竹等。动物多样性茂兰水文地质条件特殊,气候温暖湿润,森林保存完好,洞穴资源非常丰富,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环境。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334种,其中鸟类15目40科143种,兽类8目24科61种,爬行类3目10科39种,两栖类2目8科34种,鱼类5目10科39种,昆虫1468余种。此外,还有大量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节肢动物。
Page: 1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