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人文中国    
     
       
邮票里的北京世界遗产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陵区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它东、西、北三面山势高峻,逶迤连绵。绿树丛荫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檐牙高啄,金碧辉煌。

明十三陵从公元1409年开始营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到清顺治元年即1644年营建崇祯朱由检思陵,历经200多年,距今已有整整600年的历史。明十三陵陵寝建筑具有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特点。陵内葬有皇帝13位,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皇妃。陵寝区域内除13个皇帝陵外,还有明朝皇妃墓7座,太监墓1座,以及行宫、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十三陵陵寝建筑比拟皇宫,红墙黄瓦、楼殿参差,显示了真龙天子的尊崇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显示了帝王的尊宠地位和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就已出现。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相对集中又各自独立的皇家陵园群落。而明十三陵的特点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中国皇家陵寝建筑群的整体性。每一位皇帝的陵墓虽有各自的享殿、明楼、宝城,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成为一条贯穿各陵的“总神道”。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式,使陵区的建筑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整体。

明十三陵的布局经营,在满足礼制功用的同时,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并对清东陵、清西陵的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各陵除面积大小、建筑繁简有异外,其建筑布局、规制等基本一样。平面均呈长方形,后面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宝城。建筑自石桥起,依次分列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等。各陵原设有“监”,专司祭祀扫陵之事,现仅存德陵监监墙。陵区内还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监墓一座和行宫、苑囿等附属建筑。

明十三陵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明十三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十三陵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道。

1958年12月25日发行的《十三陵水库》特种邮票,分别是:修建、全景。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关闭